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商家企业 > 正文
    购物车
    0

    家庭农场如何做成“百年老店”?浙江这些案例不得不

    信息发布者:马建芳
    2019-01-16 15:18:01   转载

           2017年“三农”领域的焦点是什么?无疑是农业供给侧改革啦。其中,作为农业经营体系创新的家庭农场已经连续第5年出现在中央1号文件中了。



           在农村三产融合趋势下,浙江家庭农场发展如何?数以万计的家庭农场主经历和收获着什么?他们能代表中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方向吗?家庭农场又给农村带来怎样的改变?

    且看浙江这三个地方的探索!

    海盐年轻人:打造田野版“百年老店

    春天的草莓、油桃;

    夏天的玉米、葡萄采摘、香瓜采摘;

    秋天的红菱采摘、火龙果采摘;

    冬天的无花果,

    走进海盐的百合美生态农场,除了四季水果采摘,鲜蔬、土鸡鸭鹅也任君挑选。



           2014年,23岁的海盐元通街道青莲寺村人陆林婷,辞去在县城的文员工作,回村与父母共同经营家庭农场。

           那时候,她的父亲陆建明刚从村里流转了约500亩土地,种植果蔬等农产品。养殖湖羊的粪便,是各类瓜果蔬菜的有机肥料,葡萄枝和水稻秸杆还可以用来培育食用菌……整个农场就是一个绿色天然的生态循环系统!



           陆林婷的加入,则为农场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位90后,通过手机、网页等渠道,组织了旗袍秀、稻草人节、春节寻年味等等,又通过微信朋友圈把活动预告和各类农产品传递到四面八方,不仅拓展了农场的销售渠道,“百合美”的名气随之水涨船高。

           “回来的初衷是看到父母辛苦、想帮帮忙,现在越来越喜欢这份工作了。”陆林婷说,现在,她的目标是把这份“家族事业”进行到底。

    镇海农民的“土地经”:适度经营

           初春的阳光穿过塑料薄膜均匀照射在菜地上,丰沛而均匀的水珠从滴灌中喷洒出来,滋养着作物的根系与叶面。庄市街道繁荣瓜果蔬菜试验示范场的场主郑荣希正在大棚里查看小番茄的长势,偶尔弯腰蹲下身掐去多余的茎叶。


           早些年前,郑荣希在朋友建议下从三门来到镇海,承包了170亩土地,办起了基地,种植从日本引进的“红小玉”小西瓜。

           别人的瓜长在地上,他的却不一样,瓜“吊”着长,光照多,甜度也高了。那一年,普通的大西瓜每公斤一元都没人要,而他的小西瓜却卖到了每斤4元左右。

           但连着几年,小西瓜的行情却一路跳水,从每斤3元多到1元多,再到几毛钱,最后烂在地里没人收购。郑荣希的心也一路冷了下来,还要不要继续种地?



           冷静下来,他也不断反思,家庭农场到底要如何经营,“不管什么多了,质量、价格都会差,农产品尤其是这样。一家人困守在偌大的土地上,农忙时还需雇大量人工,效益却不一定好。倒不如规模适度,拿手的是什么就种什么。”

      如今,他的基地又缩小到了110多亩,自己把关市场方向和种植技术,另外还雇了几位工人负责耕地、除草等日常管理,除了小西瓜外,还种植了草莓、甜瓜、葡萄、黄桃、青菜等多样化的蔬果品种。

    衢江的这家家庭农场:小而美

           土地的规模突破了一户三五亩的局限以后,究竟经营多大的面积最适宜?这几年,衢江区莲花镇樊土寿家庭农场的经营者正在不断探索。

           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起,这位勤劳踏实的汉子靠着一技之长,在全国各地帮人种植草莓,直到2013年3月注册家庭农场,回到镇上从事果蔬种植。


           “一开始,我们一口气种植了近百亩草莓和葡萄,管理起来十分费劲,收益却很低,甚至竞争不过周边普通农户,”老樊说,从去年起,他把这两类水果的种植面积分别缩减至十来亩,又引进蟠桃、黑桃等较独特的桃树品种,比较效益一下子得到了提升。

            一亩蟠桃的产值有两万元,而草莓约为1万元,葡萄则是8000多元,仅蟠桃收入这一项,就比前两年加起来的收入还要高!”

             如今,老樊遵循“小而美”的原则,和老伴共同经营着近百亩家庭农场,农忙时再雇3到5名帮工。


           走进樊土寿家庭农场办公室,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一张张几乎贴满四面墙的水果全程标准化生产技术模式图。

           梨、葡萄、草莓等各种水果,它们的生长周期,不同的水果有哪些常见病,建议使用的农药及其安全周期为何等各类信息,都能在图示中找到答案。“过去种水果全凭经验,现在都得按照科学的方法来。”他说。

    田园超市”:城里人“一日游”首选

           每到周末上午8时30分左右,旅游大巴便准时停靠在衢州柯桥区一些小区门口,把一批批城里人送至近郊,开启一场妙趣横生的“家庭农场一日游”。

           这种大巴,是衢江农业部门为拓展家庭农场的销售渠道而开设的“社区直通车”,与之相连接的,则是一个个开设于田间地头的“田园超市”。


           根据规定,每位乘客只需要缴纳一定的保险与采摘费用,就可以乘坐大巴前往两到三个家庭农场,了解农产品生产过程,体验采摘乐趣,品尝农家菜肴。

           临走时,还可以在“田园超市”购买平价而新鲜的各式农产品。截至目前,已经有近3000人乘坐“直通车”走进衢江的60多家家庭农场。


           在衢江区陈建海家庭农场,与一排排连栋大棚相对应的,是一大片集农家土灶饭、烧烤、垂钓、划船、棋牌等于一体的休闲观光区。

           游客不仅能在田间采摘各种新鲜蔬菜,在土灶上亲手烹制一桌美味饭菜,还可以选择各自喜爱的游乐项目,度过一整天的田园时光。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